父“廠佬”管理思維 兒子傳承
負責房地產范疇的,是張國榮的么子兼集團執(zhí)行董事張家成(Eric)。Eric于倫敦主修管理學,09年畢業(yè),“爸爸來參加畢業(yè)典禮,見到倫敦的市況,忽發(fā)奇想在倫敦投資辦公樓。原來投資物業(yè)很簡單,難的是如何找到錢投資物業(yè)!闭到鹑诤[,Eric求職處處碰壁,決定回建滔幫手,“始終自己從外國歸來,如果留在香港打一份長工,每天上班、下班、回家,實在很沒挑戰(zhàn)性!彼麤Q定長駐上海工作,每一兩星期才回港一次,“我未在外邊打過工,一開始便在中國大陸:工作沒那么正規(guī),靠關系、感情來維系生意,似乎比西方稍為落后,卻是文化差異的一種!
他主要負責集團的華東房地產業(yè)務,及昆山線路板生產業(yè)務的日常行政工作,“大部分我的管理思維都是來自爸爸,但我會加入自己想法。例如爸爸會宏觀地看整件事,我則會去了解那個人的思維和做事方式去調配人手,例如某些職位,你需要思想較細致的員工,某些職位卻要宏觀視野的!盓ric如此形容父親:“他是一個領導者,要硬繃繃地執(zhí)行事情,但也會慢慢深入了解員工內心想法,做事好公平和老實!

近年集團涉足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項目,昆山是其中之一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由工業(yè)涉足房地產,張國榮也繼續(xù)“廠佬思維”。Eric說:“預算要拿捏得很準,不能浪費多余錢,建出來的每一個部分一定要有其用處。別的發(fā)展商或會大花金錢營造奢華感覺,而我們更著重是投放的金錢是否用得其所,這是做工廠一貫的思維!
嘆無人做工業(yè) 望兩子堅持到底
張國榮強調,集團仍以生產為核心業(yè)務,期望一旦生產業(yè)務受經濟環(huán)境影響,仍有租務及房地產銷售幫助,“工廠雖然愈來愈難做,但我們有歷史,手機、電動汽車等均需要線路板,生意仍能維持!
長子張家豪(Ronald)04年便已回巢建滔,主管華南地區(qū)覆銅面板市場推廣工作和管理泰國的廠房,張國榮對兩名兒子有何期望?“希望他們堅持到(繼續(xù)從事工業(yè))!
他認為,香港廠家做生意老實、生產質素高、不少享譽全球的技術均出自港人之手,信息和融資環(huán)境更非中國大陸所能比擬,“香港做工業(yè)做了幾十年,但現(xiàn)在香港仍在做工業(yè)的已經不多,有新一代管理的寥寥可數(shù),都幾可悲。”他指昔日中國大陸生產家庭電器的經驗和技術,不少是由香港傳入,“但大陸人很快忘記了,香港人彷佛在工業(yè)中消失了身影!
(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) |